自動旋轉門和雙層自動門在室內室外溫差大的情況下,那個更加節(jié)能呢?我們在商場看到最普遍的兩種類型的門就是自動旋轉門和雙層自動門了,為什么選擇會不同呢?選那個會更加節(jié)能呢?
理論上來說應該是雙層門,但是門的設計最主要的還是要考慮到人量和外觀,還有殘障人士的便利(小旋轉門輪椅是進不來的)。綠建方面更佳重要的一般都是考慮到氣壓差和建筑內外行人的舒適度(會不會氣流太大)。 而且我見到很多大型建筑只有一套雙層門,人多的時候基本上兩扇門一直開著,還不如有很多建筑用的多套單自動門+大旋轉門+醒目位置的提示鼓勵大家用旋轉門。
關閉時:1. 室內外溫差大,則需要考慮傳熱系數(shù)。旋轉門始終只有一層玻璃的隔斷,而雙層門是兩層,所以雙層門在這方面占優(yōu)。2. 內部肯定需要保證正壓,則從縫隙滲透和考慮。旋轉門和周邊銜接依靠毛刷,而雙層門通過硅膠條,密封性較好,所以雙層門在這方面占優(yōu)。
開啟時:旋轉門能始終保持內外空氣不連通,而雙層門需要有控制邏輯來確保必需有開啟關閉的先后順序,所以,這方面如果雙層門控制邏輯不能確保,則旋轉門占優(yōu)。
小結:在確保雙層門開啟關閉的先后順序前提下,雙層門節(jié)能性能好。
這里的能耗主要由兩部分組成:1. 靜態(tài)時的傳導熱損2. 開關時的換氣熱損所以就要講能耗要判斷該門的使用頻次如何:常開的話換氣熱損占的比例大,那就要選擇旋轉門因為單次旋轉時外界進氣量較小不常使用的話傳導熱損占多數(shù),所以選擇雙開門,因為兩個門之間還有空氣層,傳導系數(shù)較小。ps. 同時也要看室內正負壓情況,如果設計的是正壓就不存在室外空氣換氣的情況,就選雙層門為好pps. 個人理解選門這種事情是建筑師說了算的,畢竟用戶體驗和外觀比節(jié)這點能重要的多。
1. 一般而言,做實驗來說明會更加具有說服力,但是做實驗條件很苛刻。比如不同室外溫濕度焓值下,不同室外風速下,不同建筑朝向下,不同室內溫濕度下,不同室內靜壓下,很可能得出的結論并不完全相同。
2.從實際使用角度而言,如果我們考慮有滲透和入侵,那肯定是室內為微負壓。這說明設計有問題。無論如何,一層的層高較高的大廳應該盡可能設計為微正壓。比如+5pa. 可能有人會說大廳太大,設計成微正壓導致新風量大大加大, 不節(jié)能。其實不對,室外空氣滲入的主要季節(jié)在室外風壓較高的季節(jié),比如冬季。因為冬季室外氣壓較高,因為干燥。且存在較大季候風,而不是一年四季都會頻繁發(fā)生。也就是說季節(jié)性很強。所以設計的新風量大,保證可以達到微正壓,并不意味著一年的365天時時都要保持那么多的新風。實際新風量是根據(jù)每天的壓力調整的。[哪怕保持0pa也是可以的 ]
3.其次我們假定滲漏和入侵已經發(fā)生了,說明室內負壓。從實際角度,單層門肯定最不好, 雙層自動門如果是雙向不能互相連鎖,[這里解釋一下雙向互鎖的意思,也就是當A側的感應器發(fā)現(xiàn)A側有人自動打開了門,那么同時B側的門就強制關閉,而不管B側有沒有人。一定等到A側的人全部進入以后,B側的門才可以打開。而一旦B側的門打開,那么A側的門就強制關閉],那么雙側自動門的的阻擋滲風效果和單層門也差不多。只要室內靜壓低,室外空氣是全尺寸入侵的。而旋轉門至少空氣只有一半進一半出,同時還有可能將一半進入的空氣當中hold住一部分,再轉出來.這樣顯然效果比自動開關雙層門要好。但是利罡認為是帶有一個較大的緩沖室的雙側互鎖的自動門形式。也就是說一旦室外空氣進入緩沖間,那么壓力降低,因為進入阻力損失。這樣,緩沖室內的壓力和室內大廳的壓力差會進一步降低。比如室外5pa,緩沖室0pa,室內-5pa.這里的緩沖室的壓力的降低是因為進入過程中的局部阻力損失。這樣相當于將原來的10pa的壓差變成了5pa的壓差,顯然入侵風量會降低。如果做成3層4層5層緩沖室,那么入侵風量會越來越少。但是這是不可能的。所以利罡傾向于采用雙側自動連鎖的自動門。
4.最后,消極的說一下,工程設計的目的是解決主要問題,忽略次要問題。關于門的設計的類型優(yōu)化在暖通的節(jié)能中所占比例是很小的。利罡上面解釋了這么多,然而對于你的節(jié)能考核用處并不大。如果想要節(jié)能還是看看主要的節(jié)能手段較好。不要糾結于門。設計中, 多考慮一些負荷安全系數(shù), 并且將門廳處壓力設計高就好了。這里省下的一點能耗,還沒有變新風的能耗高。
銷售總監(jiān):15929961555
聯(lián)系郵箱:763086806@qq.com
公司地址:西安市北三環(huán)大明宮建材市場玻璃型材區(qū)23排3-4號